居家健康:身上出現這種“小水泡”,可能是感染了帶狀皰疹病毒!
帶狀皰疹,又稱“纏腰龍”,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,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,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,伴有明顯神經痛。那么得了帶狀皰疹怎么辦?不同年齡段的人患了帶狀皰疹之后,發病的過程、進程是不是也會有所差異?帶狀皰疹纏腰一圈,真的會死人嗎?
下面就一起來聽聽專家如何應對這些棘手的問題。
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的季節性皮膚病,主要以秋冬季多發,春季乍暖還寒也易復發。如果人本身正氣虛弱,遇上風邪以及中醫稱之為“毒邪”的病菌就有可能引發。
帶狀皰疹發病時因為易形成蛇形皮損,故在民間也有“轉腰龍”一說。中醫講帶狀皰疹的發病機制歸為不同類型,治療原則是辨證。但萬變不離其宗,治療的宗旨始終離不開“扶正祛邪”這四個字。
在發病的急性期,病人往往疼痛難忍,在中醫看來,其病機是氣隔血導致氣血淤滯、運行受阻,也就是“不通”,“不通則痛”。對這類病人,首要是緩解疼痛,此時如果僅靠服湯藥起效較慢,針對這種情況,還可以輔以刺絡拔罐。
根據帶狀皰疹沿單側神經發病的走向,在相關經絡上刺絡拔罐,將淤毒排出,減少毒素在皮下的淤積,同時輔以內服中藥清熱解毒。
專家提醒,帶狀皰疹好發于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,年齡大、體弱多病,抵抗力較差,再遇到某種誘因,如過度疲勞、精神憂慮、感冒、高燒、外傷等,就易引發帶狀皰疹,因此這部分人群要盡量避免上述誘發因素。此外,帶狀皰疹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差別很大,有的不痛或很輕,有的則疼痛難忍。在未出疹前,有些疼痛感可能會與老年人常見的心絞痛、膽石癥、肋間神經痛甚至闌尾炎混淆,要提高意識。
在治療上,帶狀皰疹的醫治宜早不宜遲。有的病人開始認為疼痛不重,可以忍受,就不去醫院治療,但疾病發展很快,一夜之間就可能發展成大皰、血皰、壞死。錯過縮短病程的最佳時機,增加了痛苦,還要多花錢,更容易留下后遺神經痛。